馬克吐溫身世名言以及故事
馬克·吐溫,原名塞繆爾·蘭格霍恩·克萊門斯,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幽默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19世紀后半葉美國社會的種種現實。
身世背景:
馬克·吐溫出生于密蘇里州的佛羅里達鎮,他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而母親則是一位充滿智慧和勇氣的女性。盡管家庭經濟狀況良好,但馬克·吐溫從小就對文學和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名言:
1. “人性的唯一檢驗是看他能不能接受真誠的批評。” 這句話體現了馬克·吐溫對于人性和批評的看法,他認為真誠的批評是檢驗一個人品格的重要標準。
2. “我爸爸常常告訴我,人一生中最幸運的事,莫過于在他年富力強時期明確了自己的價值。” 這句話反映了馬克·吐溫對于人生價值的獨特見解,他認為在年輕時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
3. “我愿意在上帝的殿堂里,為我的祖國而歌唱。” 這句話展現了馬克·吐溫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他始終以自己是一個美國人而自豪。
故事:
1. 被收養與早期教育:馬克·吐溫在出生后的不久就被父母遺棄,他的生父后來再婚,并將他寄養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里。然而,這段寄養經歷讓他深刻體驗到了社會的冷暖人情,對他的早期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密西西比河上的船夫:馬克·吐溫在年輕時曾做過密西西比河上的船夫,他親身體驗了河上生活的艱辛與不易。這段經歷不僅豐富了他的生活體驗,也為他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3. 《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創作:馬克·吐溫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為藍本,創作了著名的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在這部作品中,他通過生動有趣的筆觸,描繪了19世紀后半葉美國南方社會的種種現實,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4. 晚年生活與遺產:馬克·吐溫晚年移居紐約,專注于寫作和演講。他的作品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10年,馬克·吐溫因喉炎突發并發癥去世,享年74歲。他留下的文學遺產至今仍然激勵著無數讀者。
馬克·吐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作品和思想不僅影響了當時的美國社會,也對后來的文學和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克吐溫的資料有哪些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以下是關于馬克·吐溫的一些主要資料:
1. 早年生活:
- 馬克·吐溫出生于密蘇里州的佛羅里達鎮,他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 他在密蘇里州的漢尼拔長大,那里的山水風光和當地人的性格給他的寫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教育背景:
- 馬克·吐溫在漢尼拔的學校接受了初步的教育。
- 后來,他進入密蘇里大學學習,但很快因學校關閉而輟學。
3. 早期職業:
- 在年輕時,馬克·吐溫開始了他的印刷職業生涯,成為了一名年輕的編輯和出版商。
- 他周游了美國,并在密西西比河上做了一名船夫。
4. 寫作生涯:
- 馬克·吐溫的寫作生涯始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船夫的經歷,他的第一部作品《加利福尼亞的蛤蜊》于1863年出版。
- 他的代表作包括《湯姆·索亞歷險記》(1876年)、《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年)和《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等。
- 這些作品以其幽默、諷刺和對美國社會的深刻洞察而著稱。
5. 晚年生活:
- 馬克·吐溫在晚年遷居到紐約,并在那里度過了他的余生。
- 他繼續從事寫作和演講活動,直到1910年去世。
6. 遺產與影響:
- 馬克·吐溫被認為是美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對后來的作家和藝術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他的幽默感和對美國社會的尖銳批評使他成為了一位備受尊敬和喜愛的文化偶像。
馬克·吐溫的作品不僅在美國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圍內也廣受贊譽。他的作品揭示了19世紀美國社會的種種現實,同時也展現了人類普遍的情感和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