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大夫以鄉射之禮五揚詢眾庶
“鄉大夫以鄉射之禮五揚詢眾庶”這句話出自《禮記·鄉飲酒義》,描述的是古代鄉大夫在舉行鄉飲酒禮時的一個環節。下面是對這句話的詳細解釋:
1. 鄉大夫:在古代,鄉大夫是指鄉里的士大夫,他們負責主持和組織鄉里的各種活動,包括祭祀、鄉飲酒等。
2. 鄉射之禮:鄉飲酒禮是古代鄉里祭祀祖先、團結族人的一種禮儀。在這個儀式中,鄉大夫會邀請鄉里的貴族和士人共同參加,以示團結和敬老。
3. 五揚:這里的“五揚”指的是五種揚聲高歌的方式,即歌者通過高聲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祖先的敬仰。具體來說,這五種方式可能包括擊鼓、敲鐃、磬、瑟、琴等樂器的伴奏,歌者則隨著樂器的節奏高聲歌唱。
4. 詢眾庶:“詢”是詢問、征求的意思,“眾庶”則指鄉里的百姓和貴族。在鄉飲酒禮上,鄉大夫會向眾人征求對鄉里事務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鄉里的和諧與發展。
綜上所述,“鄉大夫以鄉射之禮五揚詢眾庶”這句話描述的是古代鄉大夫在舉行鄉飲酒禮時,通過高聲歌唱和征求眾人意見的方式,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和對鄉里事務的關注,以此促進鄉里的團結與和諧。
鄉射之禮,所以仁鄉黨也
“鄉射之禮,所以仁鄉黨也”出自《禮記·鄉飲酒義》。原文是:“鄉飲酒之禮,以鄰里齒,序齒不坐,舍尊者不立,飲畢,告賓曰:‘臣聞之,君子無所不堪,無德以為誠。今吾子相中山,以有道而弗能為也。君子恥有其身。吾子勉受命矣!’以辟(避)人于門也。鄉飲酒之禮,主人就西階,獻賓于西階上。賓北面坐,問其名。主人曰:‘某子某之子。’賓曰:‘某子某之子。’舉爵告賓曰:‘請吾子之嘗,吾子之尊也。’賓答拜。主人坐取爵,賓辭,主人執爵,賓方起。主人坐送賓于大門外,再拜。賓對曰:‘某子某之子,其禮不備也。’主人曰:‘某子某之子,敢不敬!’賓既醉,坐卮(zhi,古代酒器),而謂其左右曰:‘吾子一飯,而盡仁義之道。’”
這段話的意思是,鄉飲酒之禮,是用來使鄉黨之間和睦相處的。通過這樣的禮儀,人們可以彼此尊重、謙遜禮讓,從而建立起和諧的鄉黨關系。
其中,“鄉射之禮”是周代鄉射制度中的一部分,包括鄉人聚飲的儀式和禮儀。這個禮儀的目的是在鄉人之間培養一種和諧、尊重的氛圍,進而促進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所以仁鄉黨也”則是對這一禮儀目的的闡述,即通過鄉飲酒之禮,可以使鄉黨之間更加仁愛、和睦,從而建立起和諧的社會關系。
此外,《禮記》還強調,鄉飲酒之禮應該遵循一定的規范和程序,如主人應先在西階上獻賓,賓應北面坐并詢問其名,主人應介紹賓客的身份等。這些規范的制定和執行,有助于確保鄉飲酒之禮的順利進行,從而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功能。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需了解更多,建議查閱相關文獻或咨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