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成語是一鼓作氣、一字千金、圖窮匕見、五體投地、百發百中、得意洋洋、婦孺皆知、赴湯蹈火、大公無私、高不可攀。
十大成語是指中國古代文學中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十種成語,它們分別是:
1. 畫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舉,反而破壞了事情。
2.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3. 亡羊補牢: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4. 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
5. 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6. 刻舟求劍: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7. 掩耳盜鈴: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8.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9.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10.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這些成語各自有著獨特的含義和用法,在日常交流和寫作中經常被引用。如需更多信息,建議查閱成語詞典或咨詢漢語言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