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兵而去怎么讀
“掊兵而去”的讀音是pó bīng ér qù。其中,“掊”的讀音為pó,意為搗、碎;“兵”的讀音為bīng,指武器或軍隊;“去”的讀音為qù,表示離去、離開。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搗亂軍隊,搶奪其武器,摧毀敵軍的營壘,然后撤離。它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會項莊入鴻門,項羽使人致命于劉邦,劉邦因奮起而擊刺,殺之。項羽盡滅秦軍,引兵而出。”
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是什么意思
“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這句話出自中國古代的兵書,它表達了一種軍事與經濟的關系理念。
1. “兵動而地廣”:
-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國家發動戰爭時,雖然會消耗大量的資源,但同時也會使自己的領土變得更廣闊。這里的“地廣”可以理解為國土的擴張或疆域的遼闊。
-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暗示了通過戰爭征服其他國家,可以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資源,從而增強國家的實力。
2. “兵休而國富”:
-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國家停止戰爭,進入和平時期時,雖然看似耗費了大量資源,但實際上會帶來國家的富裕。
- “國富”在這里指的是國家的經濟繁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家財政充盈等。通過和平時期的發展和建設,國家可以積累更多的財富,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
這句話反映了古代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擴張領土,再通過和平時期發展經濟、積累財富的理念。然而,這種理念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頻繁的戰爭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在現代社會,各國通常更傾向于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通過經濟發展和合作來增強國家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