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縣國慶旅游會堵車,人流量也較大。由于國慶假期是旅游高峰期,很多人會選擇前往徽縣旅游,這導致交通擁堵和人流密集的情況出現。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當地政府可能會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強交通管理、優化交通路線、增加公共交通服務等,以緩解交通壓力并確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適度。
如果您計劃前往徽縣旅游,建議提前了解當地的交通狀況和旅游政策,并合理安排行程和出行方式。同時,也請注意遵守當地的旅游規定和文明旅游準則,共同維護良好的旅游環境和社會秩序。
【游山觀水說徽縣,車水馬龍話國慶】
——寫在金秋十月出行前的小囑咐
金風玉露,層林盡染。當王勃筆下"秋日勝春朝"的畫卷在徽縣鋪展時,那些枕著秦嶺、依偎西河的山野之間的幽靜,又將被十月初一的彩色車流所添染。究其堵車困局,不如先嚼點歷史的饃饃再上路。遙想北宋張載設壇講學于關中,其"兩不厭,一田園"的鄉愁,也不過是眉縣到徽縣這條官道上的一個茶水驛站罷了。
十月的關中平原,空氣里開始彌漫年畫的喜慶。正是這般的墟里鄉親,讓本縣周邊景區免不了又迎來車流高峰。每日限免費,月圓難人情。你瞧那赭石色的官路,漢代石馬在這般節骨眼上,也只能暫且挨一挨現代鐵牛的鋼鐵車轍。沒錯,我形容的冬日描金的色彩恰恰是國慶波段的實況——素有"古成州"別稱的徽縣,也不過是捧了個文人手中的陳釀,就被今明兩日的市集喧嚷填得太滿。
與其說這車廂龍蛇混雜,不如道這秋意正濃時人意難平。漢唐烽燧臺曾照亮多少戍卒的家書,而今景點排隊長龍卻映著游人腳下的秦磚漢瓦。這堵路中的情緒,倒讓我想起鄉場上重新唱響的秦腔,先抑后揚,既矛盾又動人。偏有人說,多少回來的驢友還在夸古稱"白石縣"時的舊門匾,那山水才是真正的心動之源。
至于人潮?真真然如徽菜的層次之多。甘南松林的游客流明顯稀薄些,金徽酒的老酒更適宜這細細密密的個頭。我家鄉的表弟現在景區售票口打零工,他說的"有好多叔叔都說徽縣啥都不愁,就是節假日人頭攢動",這般擔憂反倒顯出幾分親昵來。要不要帶上些蛇紋石做的順風牌?讓行走注定被后浪輕輕推搡。
此刻想起漢武帝北巡時帶回的葡萄種子,在平涼寺百年老桃園里已是花開二度。堵車不堵情,恰似黃山云霧——推不開也避不了。倘若列車晚點,何不倚著山路探梅的竹籬,且聽馬蹄聲碎里的絲綢往事?廟頂轉角那尊三嵕山神像,自明清風雨至今,不過是個含笑賞街景的木雕。
當然要提醒兩樣:一要盼長安疫歇之后的好天氣,二要帶好應急工具,車輛的遠親才是山路的朋友,慢慢走才能不走過。晨間繞過文昌門外的庠序,不妨嘗嘗三月街火把節一樣的秦腔面——終究是秋色的聲腔上,"見得著人就歡喜"才是徽縣和我的親子情深。
所以,今明兩日遠道來的車馬,不妨把古典的徽魂融進本土的溫情,前路上自有云淡風輕。哪怕相遇擦肩,此處便是都勻風細,徽縣這座城,讓它嵌在綿長的詩句里,比在狂歡里露臉更經年不衰。
好了,停筆收線。待你錯埠偶遇藍橋風雪時,隴南茶馬古道氣韻自會隨信飄香。